2007年4月24日星期二

调侃

喜欢读在字里行间调侃的大手笔文章。
比如说余华的 “ 活着 ”。

“ 活着 ” 是本老书了,可是对我来说,看多少遍也不会厌的书从来都不会 “ 老 ”。
不管是第多少次拿起 “ 活着 ”,翻开来,还是依然能笑得肚子疼、哭得肠子要断。

现在,可能大家要说,都会说余华的 “ 兄弟 ”。
“ 兄弟 ” 我也读了。读的时候也笑了,不过不一样。读的时候也有让人难过的地方,但也不一样。

读“ 活着 ”,笑,是那种捧着肚子,恨不得满地打滚的那种笑。哭,是那种眼泪怎么也擦不干,揪心扯肺似的哭。
读“ 兄弟 ”,不管哭还是笑,都要差很多。笑呢,是嘿嘿的笑。哭呢,是眼泪在眼圈儿里打个弯儿。

前两天,随手翻了翻 “ 兄弟 ” 下部中的几章。翻完以后,唯一的感觉就是极想念 “ 活着 ”。就像谈恋爱时想念爱恋的人一样,想那个人的眼睛、眉毛、嘴巴,什么时候有过一个什么样的眼神,什么时候说过一句什么样的话。就像这样,想 “ 活着 ” 中哪一个章节有什么样的细节,书中的谁谁说了一句什么话,又是谁谁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动作。

想着想着,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: 同一个人的调侃,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?

··· ··· ··· ···

也许,就像真正懂得咖啡的人只喝黑咖啡是一个道理吧?
有了苦的沉淀之后才会有乐的真谛吧?

沉淀不够的话,那么真谛自然会黯然失色,并且,多多少少总给人一种勉强的感觉。

对,是这样,不管怎么想,总是觉得 “ 兄弟 ” 中的调侃是勉强,“ 活着 ” 中的调侃是淋漓尽致。

1 条评论:

匿名 说...

余华的《兄弟》,我也看了十几页,捏着鼻子看的,后面实在看不下去了。据说故事
还挺有趣,可是我实在不能忍受他三流作家一般的调侃。一个曾经写过活着那样作品的
作家,写出这样的作品,真是晚节不保啊。我更多的是不理解,如果说一个作家,
还不成熟,急于出名,急于赚点噱头,发表这样的作品尚且有情可原,可是反过来就
让人费解了。怎么越活越回旋了?!
有一点感受,我和你一模一样,就是急切地找出《活着》一字一句地重温,
好像嗑到一颗坏瓜子,吐出来漱了口还不行,必得再嚼一点原来的香瓜子才能放心。